作者:
关键词: 四肢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锁定加压钢板;改易通;论文降重;论文查重;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1-11-25 10:22
【摘要】目的:对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实施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18/20)95.0%,对照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17/20)85.0%,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锁定加压钢板对四肢骨折患者展开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四肢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类型,有软组织损伤甚至重要的血管、神经受损伤的情况,需及时接受相应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微创技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微创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1]。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8例,患者年龄18~72岁,平均(43.1±3.5)岁;观察组中,男11例,女9例,患者年龄15~73岁,平均(42.4±3.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于对照组患者,实施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取全麻,应用手术刀沿着患者骨折处近端将切开长度为2~3cm的切口,将骨折处的筋膜以及周围软组织进行分离到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骨折程度,在分析过程中要保证骨折端处于闭合状态,将骨骼进行复位,在保证不损伤到骨折部位其他组织的情况下,将钢板置入骨折处,通过X线调整钢板置入正位,成功完成后应用螺钉进行内固定,一般取2~4枚,固定完成后对患处皮肤进行严密的缝合,做好细菌防范工作[2]。
1.2.2观察组
对于观察组患者,实施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患者在骨折初期患肢可能会出现胀痛,对此要先将骨折的患肢抬高,也可以采用牵引方式将患肢进行固定,同时给予相关的药物辅助治疗,待患者患肢完全消肿后方可进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这样可以避免患肢因细菌侵入诱发感染,在进行治疗前需帮患者取硬膜外麻醉,通过X线观察患者骨折部位情况,在患肢近端或远端切开2~4cm的切口,注意不要损伤到患者骨膜,对骨骼进行复位应用大小相符的加压钢板进行锁定,若钢板不一致可稍作修复,直至大小完全符合患肢为止,加压钢板尺寸调整好后将其沿着开通的组织隧道置入骨骼表面,在此操作中尽量避免损伤到骨膜及周围组织,通过X线将钢板置入的位置调正,然后应用2~3枚螺钉将其进行锁定,对于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尽量选用双皮质螺钉进行锁定,治疗完成后需抗生素药物对患处进行辅助治疗,减轻患者骨折部位疼痛及肿胀,同时通过C形臂电视机X线检查骨折复位情况,定时对固定针眼进行消毒及更换敷料,观察患者患肢有无压迫皮肤或松动情况;待患者康复后要叮嘱患者行肢体康复训练,避免有肌肉萎缩[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愈合情况、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无效:治疗后患者肢体功能未明显改善,骨折愈合不理想,对生活有明显影响;有效:治疗后患者肢体功能显著改善,骨折愈合良好,生活基本不受影响;显效:治疗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正常,骨折完全愈合,能够完全自理生活。
1.4统计学处理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应用t进行检验,而对于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应用x2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后,患者疗效统计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18/20)95.0%,对照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17/20)85.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分组(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 |
观察组(n=20) |
12(60.0) |
7(35.0) |
1(5.0) |
18(95.0) |
对照组(n=20) |
10(50.0) |
7(35.0) |
3(15.0) |
17(85.0) |
P |
|
|
|
<0.05 |
3 讨论
使用常规的钢板螺钉内固定法对患者展开四肢骨折的治疗,能在临床上达到一定的疗效,但是因为手术切口较大,使得患者的软组织受到影响。随着临床治疗方式不断升级,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式优势明显,在患者骨折处取小切口切开,建立皮下组织隧道,采用螺丝钉进行固定,提升钢板稳定性。此外该治疗方式能将骨膜以及软组织的伤害降到最低。考虑到病症资料的实际情况,在后续治疗过程中要从现状入手,提前对病症资料分析,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微创治疗方式能缓解不良反应,在整个干预过程中合理应用微创方式,提升效果[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以锁定加压钢板对四肢骨折的患者展开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成校,李汉湘,高超,等.锁定加压钢板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5,27(8):1166-1168.
[2]王营.锁定加压钢板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对四肢骨折的治疗效果比较[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8):30-31.
[3]游辉,邱树茂,黄海玲.锁定加压钢板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对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4):4850-4851.
[4]李志涛.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和钢板螺钉内固定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1):55-56.